話題_活動報導

福音濃度破表:2025 全球華人啟發大會 2025-04-15

陳守愚談啟發大會、啟發教會,也談青年啟發影片

文 / 陳佳馨(特約採訪報導)

活動小檔案

活動名稱:「復興2025」全球華人啟發大會

主辦單位:亞太啟發辦公室

活動日期:2025/3/18-19

活動地點:Mega Star Arena,馬來西亞

活動人數:3500人(來自29國)

 

台灣啟發辦公室職場事工主任 陳守愚

 

        一個月前,3500 位來自 29 個不同地區國家的華人基督徒,齊聚在馬來西亞吉隆坡 Mega Star Arena 場館,所有人都望著同一個目標而來——華人福音的復興。時隔兩年再次盛大舉行的「全球華人啟發大會」,與 2023 年在新加坡開辦的第一屆相比氣氛更加火熱,不但與會人數翻了一倍,現場同步發表的全新啟發青年系列影片(New Alpha Youth Series)也是一大亮點。

        「這次全新的青年啟發,有了極大的突破!」這場發佈會的主持人——台灣職場啟發事工主任陳守愚,同時也參與了新系列的華語翻譯。他特別接受專訪,分享自己從籌備到大會期間的所見所感。

        「在福音的根基上,我們有一樣的語言,一樣的歌曲。」陳守愚說這是現場令他深受感動的一幕。口音各不相同,甚至是不會說華語的全球華人,全都同心在讚美之泉的帶領中高唱敬拜。這是一場充滿聖靈與福音的聚會。楊寧亞牧師(全球華人福音化 / BSH運動台灣召集人)更直言,這是他 50 年來參與過最深刻、福音信息最濃厚的華人聚會。 

▲時隔兩年再次盛大舉行的「全球華人啟發大會」,聚集了29個國家、3500位華人基督徒,所有人都望著同一個目標而來——華人福音的復興。

▲口音各不相同,甚至是不會說華語的全球華人,全都同心在讚美之泉的帶領中高唱敬拜,這是一場充滿聖靈恩膏的聚會!

不只是談啟發

這是一場屬於全球華人的福音盛會

 

        華人啟發大會概念的起源,早在華人啟發影片製作期(2019-2023年|註1)就已同步成形。「不是單純只想到影片而已,」陳守愚透露,「他們想到的是整個福音的工作。」亞太區啟發執行總監Vinnie表示,幕後推動團隊對這項事工的異象有很明確的共識:部分資源要投入影片製作,另一部分則全力推動華人聚集並傳遞負擔,這才是華人啟發完整的藍圖。

        因此,在這兩天緊湊的議程中,重點並不僅是推廣全新的啟發課程,更在於回歸福音的核心信息(註2)。整場大會信息,從叩問一個基督徒生命的核心信念開始:福音是什麼?

        董家驊牧師(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)在第一堂信息「福音——到底好在哪?」中直接破題,「如果我們不知道福音是什麼,我們在宣什麼教呢?」董家驊牧師舉例,當代基督徒認知成功的好榜樣,可能是有一份好工作,找到一個好配偶,買了好房子就是蒙福了。「我們的成功,好像被世界定義了,卻不是上帝的話語來定義我們。」在進入啟發、宣教、門訓之前,基督徒需要先重新認識福音,再次聚焦在上帝掌權的國度,才可能領受救恩的大能,承接福音的火炬。

 

接棒福音的火炬

華人,我們真的該跑了!

        大會最核心的信息,就是傳遞全球華人福音的異象。上個世紀,西方宣教士將福音傳給華人;如今,華人沒有西方教會歷史的包袱,進入非洲或回教世界都相對容易。「神的靈已經在世界各地運行,神卻把這最後一棒留給我們了!」劉彤牧師(矽谷生命河靈糧堂主任牧師)再次強調上帝的心意和大使命。他認為,我們不能只把「華人是福音的最後一棒!」掛在嘴邊,卻遲遲沒有行動,要知道上帝的國正在擴張,「只要我們像孩子一樣,順從!就這麼簡單!當父親說踢,我們就踢!然後父親說我們贏了!」劉彤牧師激勵台下的會眾,為著那 55 億還未聽到福音的人,15 億的華人必須抓緊接力棒、快快得跑起來。

        這份信念貫穿整場大會的七場講題,從不同角度鼓勵基督徒把握福音的真義,勇敢向前、走向世界,為福音付上代價。「所以我們被挑旺的,反而不是來這邊看見說,哇!啟發真的好厲害,」陳守愚分享自己最大的領受,「真正得到的信息是:福音真好,我也要成為一分子!」而當福音的心志已經穿戴整齊,下一步,啟發課程(Alpha Course)就是福音落地的好方法。

▲亞太啟發Vinnie總監分享異夢:畫面中有許多指紋,每個彩色的指紋代表已得救的人,而周圍還有數億萬個黑色的指紋(人)尚未得救,上帝要大大使用華人把福音帶到地極。(圖為@rajnbow_0527所翻畫繪製)

▲各國的華人牧者合一禱告敬拜,分享對福音的認識並鼓勵會眾繼續勇敢走向世界,為福音付上代價。

 

為「開放世代」(Open Generation)

量身打造全新的福音載具

        一代又一代新的啟發課程影片推出,皆是為了回應不同族群、世代接觸福音的需要,新一代的青年啟發尤其如此。「啟發要傳的一樣都是耶穌基督的福音,但十年前的世代,跟現今世代就完全不一樣。」陳守愚分享,這次的啟發影片製作極具創新,在 270 度 LED 虛擬攝影棚中,以好萊塢的技術拍攝。除了結合大量特效與視覺設計,使畫面更富想像力與震撼力,同時,考量到年輕人熱中短影音而更加碎片化的注意力,每一堂影片長度都縮短至20分鐘左右。

        在影像呈現風格的變化之外,新版傳講信息的模式也和以往大不相同。「我做過統計,」翻譯字幕的七個多月工作時程裡,陳守愚早已把整套課程仔細鑽研了不下數十遍,「我把新的青年啟發每一集、每一段在講什麼,以及舊的青年啟發每一集、每一段在講什麼,全部記錄下來。」他分析後發現新版當中,真人真事的見證比例高得簡直不合理,甚至是舊版的七倍!

        大幅調整的課程設計背後,是對 Z 世代(1996 年後出生)與 α 世代(2010 年後出生)信仰觀與特性的深入研究。美國基督教福音派研究機構「巴拿研究中心」(Barna Group)稱呼他們為「開放世代」(Open generation),並針對此族群做了三份深入的信仰研究報告,這些結果打破了許多教會對青年福音工作的既定觀念。

 

年輕世代最大的信仰疑問:

耶穌很好,但祂現在在做什麼?

        舉例來說,當中一項研究了開放世代對耶穌的看法,其實非常正面。除了認為耶穌友善、有智慧、憐憫人,他們甚至相信耶穌行神蹟、釘十字架。但這世代最大的信仰疑問是,上帝現在還和我們互動嗎?無信仰者中只有7%的人相信「現在上帝仍會和你互動」;9%的人相信「現在上帝想跟你建立個人親密的關係」;不到5%的人相信「上帝現今在世界上仍在工作」。甚至教會裡面的年輕人,也只有三至四成的基督徒相信這些事。

        而另一項調查,則針對「若想進一步了解耶穌,什麼(誰)是開放世代最信賴(會想到)的管道?」做出排名:第一是「聖經」,第二是「家人」,其後的是「牧師」和「朋友」。意外的是,倒數兩名竟是Youtube和社群媒體——年輕人在這些平台高度活躍,內心卻抱持著懷疑的態度。新版青年啟發參照這些研究,因此整體以聖經、朋友、關係三個元素為主體,串連大量的見證人親口講述的真實故事,把福音的信息深刻地表達出來。

        這套為下一個世代量身打造的福音載具,也為青年福音工作打開了一道新的門。自去年底發佈至三月初,青年啟發開辦的比例已佔亞太區所有啟發課程的一半;其中年輕人在校園自行開辦的數字更是不斷攀升,從三月初到大會的短短幾週,開辦青年啟發的數字又翻了一倍,超過1600次,其中有21%開辦在校園中。「我們要用一個這世代能夠明白、有共鳴的載具,去呈現裡面的寶貝。」陳守愚認為這正是普世教會共同的需要,也是啟動下一代復興的重要機會。

 

調查研究顯示教會裡面的年輕人只有三至四成的基督徒相信「上帝現今在世界上仍在工作」 。

調查研究顯示開放世代的年輕人認為,了解耶穌最值得信賴的管道:第一名是聖經,第二名是家人,而社交媒體則是最後一名。

 

全球福音的熱區在亞洲,在台灣

看見「啟發教會」啟蒙發光中

        在青年啟發影片系列的發佈過程中,也能發現全球啟發的策略有所改變。過去推出新系列時,皆是以英文為主,再陸續進行各國語言的翻譯。然而今年全球首播時,同步上架的有11國的翻譯版本,而其中就有8個是亞洲語言。「因為全球教會的人數都在下降,只有華人、只有亞洲地區的教會在成長。」陳守愚告訴我們,亞洲已被視為全球福音的熱區。

        那麼,台灣在這一波亞洲福音的熱潮中,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?陳守愚認為,台灣在華語世界有獨特的影響力。回顧每一場的講員,他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觀察,「你聽華文就知道了,那個就是台灣的口音。」不論是機構的牧者、在國外開拓、或是跨文化的宣教士,都是從台灣結出的果子。除此之外,全球的教會 / 福音網絡中,也很少像台灣一樣那麼緊密連結,跨宗派可以在不同議題上彼此連結,甚至合一地回應國家社會的需要,把福音跟世界的需要連在一起,「這是台灣在國度裡很不一樣的角色。」

        而台灣教會在華語世界中,也擁有最豐富的屬靈資源。陳守愚透露,牧者訓練協會(簡稱牧訓,台灣啟發辦公室所屬的機構|註3)已經在拍攝新的裝備資源,「連結真理堂長年積存下來的真理建造,我們已經預備華人的福音教材很多年了!」將福音神學加上實務培訓,這是下一步台灣能支持福音佈道的載具,並進一步幫助「啟發教會」的建立。 

        「吉隆坡 HTBB(Holy Trinity Bukit Bintang)教會,是啟發教會最好的示範。」陳守愚接著說:「這間教會在十年內從30人的啟發小組變成2000多人的教會,而他們的作法是無論男女老少,每個小組都會開辦自己的啟發聚會。同時,每週三晚上則固定由主任牧師帶一個『中央啟發』,全年無休!但啟發不是教會的終點,目前接任教會主任牧師的 Abel Cheah 解釋,啟發小組只是認識耶穌的開始,最終每個人都要跟隨耶穌,成為門徒。因此啟發小組之後,會接著安排一個『門訓小組』,以啟發的形式來認識聖經和基本神學觀念。」

        前面提到的牧訓新製作裝備資源,就是門訓小組可使用的福音教材。目前預計在今年六月發佈,盼望能傳遞給眾教會,甚至是全世界華人的教會。「大家都來上,帶討論,他就可以在自己教會或進入職場,建立真正福音的小組,就是福音的教會。」陳守愚笑著說,這樣每個人換一份工作就能再開一個新的小組,「連成一個網路,華人真的可以帶來復興!」

 

用生命傳承福音

讓馨香之氣傳到地極

        傳福音在任何時空,都是困難的事。陳守愚在這次與跨國團隊一起服事中也看見,每一種處境都充滿挑戰,對福音的熱情卻如此充滿大能。例如:馬來西亞團隊在西馬推動啟發課程,需要動用各種語言:英語、廣東話、華語、馬來語,按著不同的文化去服事人。處在敏感地區的華人基督徒,面對困難的處境逼迫,仍然熱切地渴望傳福音。

        而今年主辦華人啟發大會的亞太團隊,在籌備過程中其實也充滿不容易。來自新加坡的總幹事,是去年12月底剛生產完的媽媽,懷中摟著新生兒,一邊忙碌張羅無數大小的細節;在一旁,她先生則是青年啟發總監,推著另外兩個孩子一起參與其中。大會服事的 100 位志工,每一位也都是在團隊信心的禱告中,由上帝親自預備的。當中,甚至能看見華人啟發主持人也低調參與服事的身影。從接待牧者到收拾便當垃圾,每一個同工都用耶穌的姿態、啟發的精神在謙卑服事,彼此款待。

        福音的火炬,需要用生命不斷傳遞下去。而回應宣教和福音,使命和異象,重點並不是要給出一個漂亮的答案,而是要在各自的恩賜角色上,活出真的福音。對於正處於中間世代的陳守愚而言,比起傳承職位,傳承異象才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。「接下來在我事奉的年日裡,我希望對主給我的異象更清楚,可以把那個屬於上帝要我的時代接到的棒子接下來,我才有可能傳遞一樣的異象和棒子給下一個時代。」 

        啟發的核心精神,就是邀請在尋找信仰和生命意義的人,一起經歷什麼是愛、盼望跟真實。而在這場合一連結、傳遞火炬的華人聚集中,真的充滿了「啟發的味道」。而這福音的香氣,也必定會繼續遍傳,直到地極。

▲亞西亞宣教聯盟以訪談形式分享「傳承—交棒與接棒」,提醒教會領袖需提早禱告、預備,培育團隊文化,並在交接之間建立清晰、支持性的關係,更健康地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
▲2025年新一代的青年啟發影片以好萊塢的拍攝技術製作,將每一堂影片長度縮短至20分鐘左右,為期八週,共10集,搭配大量真人真事的見證,向這世代的青年分享福音。

 

新青年啟發系列預告片:

 

 

★想使用 新青年啟發影片 舉辦啟發的朋友,歡迎至下方網站註冊:

https://taiwan.alpha.org/alphayouthseries3/

 

【註1】這一系列為華人群體設計的全新啟發影片,供11週(每週一次聚會)的啟發聚會使用,共15集、拍攝於全球7個地點,由蔡頌輝牧師和瑞濤、廖智兩位年輕主持人,並連結在華人社群具有影響力的人物,帶領全球華人透過自己的語言和相似生活體驗的故事和觀點,探索生命、人生意義,以及基督教信仰。

【註2】大會精彩主題課程與主講人,分別如下:

◆第一講「福音──到底好在哪?」(董家驊|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)
◆第二講「異象──啟發與教會」(蔡頌輝|歐洲校園事工宣教士)
  訪談:啟發故事
  工作坊:「宣教──突破文化的界線」(陳維恩|Radius 亞洲宣教訓練中心總幹事)
◆第三講「使命──神的心意和大使命」(劉彤|矽谷生命河靈糧堂)
◆第四講「華人──興起、發光!」(蔡強|微醫集團總裁|亞太啟發董事)
  聚焦:「投入 / 媒體宣教的重要性」(蔡頌輝|歐洲校園事工宣教士)
◆第五講「門訓累代,建造強壯的教會」(曾秀萍|新加坡神之心教會創會牧師)
  訪談:「傳承──交棒與接棒」(楊寧亞、姚建德、林呈旭、于金堂、許德輝、陳守愚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發佈會:全新〈青少年啟發〉影片(陳守愚|台灣職場啟發事工主任)
◆第六講「夢想──展望未來的教會」(董家驊|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)
◆第七講「復興──甦醒、合一!」(劉彤|矽谷生命河靈糧堂)
  聚焦:「禱告帶來的復興」(楊寧亞|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)

【註3】台北真理堂於2000年接觸到啟發後,便由牧者訓練協會(成立於1997年)自2007年起接手台灣啟發辦公室,推動全台教會發展啟發佈道至今。

 

 


 

★若您是真理堂活動的參與者/策展人/同工/代禱者,歡迎您寫下在活動中的看見/觀察/感動/評論,我們將與您聯繫,一起見證上帝的美好作為。

我要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