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地植堂,得地為業-堂點

中永和真理堂


Jhongyonghe  Truth  Lutheran  Church
中永和真理堂首次崇拜聚會照。2009.8.16

我們那樣栽種、這樣澆灌,為兒/少/青/大的麥田鬆土

文╱彭家盛(中永和真理堂主任牧師)

本文取自《我們是亞西亞的希望:真理堂七十年宣教軌跡》專刊,台北真理堂╱2024.4.30出版。

 

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(約翰福音十二:24)

 

一代牧養一代:兒/ 少/ 青/ 大,牽著手長大

 

 2009年初到中永和時,我們就決定開設國中課輔班來服事這地的年輕人,隔年,開始兒童陪讀班的服事,也因此接觸到這地許多貧困和弱勢家庭的青少年。

 

 一開始我們暑假辦的兒童營,只有三天,但因看見許多家庭失能的孩子,營會結束後仍在外流浪,為了幫助他們,於是改成五天的營會,最後延長為一個月,這也成為我們訓練和裝備年輕人的平台。在服事這地年輕人時,我們定下「一代牧養一代」的策略,因此營會的同工,從成人和社青逐漸由大專生、高中生和國中生接手。如今大家都有了一代牧養一代的意識,也逐漸落實在牧養中。國中生會牧養陪伴兒童,高中生會陪伴國中生,大專生會陪伴高中生,社青會陪伴大專生,大家就像家人一樣,在基督裡彼此相愛,一起成長。

 

 許多問題孩子在教會的協助下,逐漸在課業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問題上有所突破並步上正軌,甚至能去服事別人。曾有一位久未洗澡以致渾身尿騷味的年輕人,在這裡被愛、被接納,並在同工的幫助下學習洗澡、洗衣服。有些不太說話、脾氣暴躁或自閉的年輕人,因為耶穌,生命得著極大的更新。十幾年來,教會在財務極為困難的狀況下,每年仍將三分之一以上的經費投入學生工作。堅持服事下一代的信念,使我們的年輕人事工逐漸走出一條路。

 

主任牧師彭家盛與師母楊聲俐牧會過程中,曾面臨會友及同工流失、經費不足的巨大挑戰,但兩人沒有灰心喪志,反倒選擇同心禱告呼求上帝。上帝也總是以不同的方式供應教會所需,不僅不致缺乏,甚至有餘可以服事貧困家庭及弱勢兒少。

⬖ 約翰福音十二:24
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

 

因著對靈魂的愛,與耶穌同行在大學校園內

 

 因為申請了北科大學生服務學習,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,每學期會有幾十位大學生來教會實習。2014年至2016年正是教會同工流失和財務透支最嚴重的時期,學生沒有能力奉獻,北科大離我們很遠,根本拉不回教會,同工的時間表也很滿,從現實面來看,做這些大學生的工作真的很不划算。但看到這麼多大學生,我們若什麼都不做,總覺得很虧欠。

 

 因著對靈魂的愛,在面對看起來不可能的現實,長執團隊仍憑著信心將教會養生的錢都獻上,全力支持進到校園的行動,提供學生每週的餐費及佈道支出。全職同工則是利用每週二去台北真理堂開會結束後的有限時間,進入北科大校園帶佈道小組。雖然困難很多、挑戰很大,但因我們願意順服,上帝竟使用我們這個周遭沒有大學的教會,進到校園中服事大學生。雖然北科大的學生工作因疫情暫停,但當年參與校園工作的同工,如今都至少進到一所大學帶小組。現在我們每週都會進到8所校園,透過小組帶領本地生和緬生,總人數超過90位。期望2023年下半年,能增加到11所校園,向更多的大學生傳福音。

 

中永和真理堂秉持一代牧養一代的信念,讓大專生與國高中生互動並建立連結。圖為特別為青少年舉辦的考前K書聚會。2023.5.13

 

從緬生開始轉化,參與在家門口宣教

 

 2015年教會開始參與緬甸短宣事奉,全職同工余翠霞教師更於2017年投入緬甸臘戌青年中心的事奉。2021年因疫情及緬甸政變,宣教士不得不返台,沒想到這竟是打開家門口宣教大門的關鍵。緬生進到台灣就學,有三個管道:

 

◆職校建教合作體系|透過北部某高職,我們已接觸到部分來台的技職學生,但因他們需三個月工作、三個月讀書,在牧養和穩定性上很有挑戰。

◆海外聯合招生考試|但考上的學生會直接就學,很難接觸得到。

◆申請進入僑大就讀|再經由申請和考試進入大學。

 

 這幾年,海外聯招因疫情停招,因此緬甸學生來台就讀的途徑就只剩僑大。此時宣教士回到台灣,正是僑大緬生人數最多的時候(2023年初,海外聯招再度恢復,申請僑大的人數勢必會減少),上帝做事的時機就是這麼剛好。一年多來,在亞西亞宣教團隊的支持下,加上在僑大接觸的緬生也進到大學,我們已經在北部4間大學開始緬生小組,預計到2023年底要拓展到7間大學。

 

 與緬甸接壤的國家,人口總計超過三十億,故而緬甸是非常重要的宣教門戶。在台灣的緬生來自全緬各地,且能用緬語和華語溝通,他們若能被好好牧養造就、成為福音工人,將來就能將華人教會的資源帶入緬甸,並進一步轉化緬甸。若緬甸成為宣教基地,等同是打開三十億人口宣教的福音大門,我們今日做在台緬生的福音工作,正是未來得著緬甸這個福音門戶的關鍵。

 

 

▲中永和真理堂投入「家門口宣教」,圖為緬甸在台留學生團契中午啟發時光(師大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)。2022.3.30

 

與您分享我們的未來展望

 

(一)走進社區,建立文化

 為了建立並營造走出去的文化,教會每年有三個節期會走進社區,傳揚耶穌

降生及復活的好消息,讓走出去傳福音變得自然且生活化。

 

◆復活節|每年復活節除了在教會慶祝耶穌復活,我們更動員全教會,三、四人為一隊在社區行走禱告,並進到餐廳店家用餐,向店家及用餐的人宣揚耶穌復活的好消息。

◆平安月|農曆7月我們會舉辦社區平安敬拜讚美祭,透過敬拜、信息分享與見證,將醫治和平安帶到這地,驅趕一切死亡和懼怕的靈。

◆聖誕節|聚集弟兄姊妹進入社區報佳音,邊唱聖誕詩歌,邊宣揚耶穌降生的好消息。

 

(二)深化牧養,建立門徒

 因慕道友的聖經根基較弱,加上有些弟兄姊妹不擅讀書,為了牧養他們,教會每天會傳一篇讀經心得給他們,幫助初信者建立聖經根基。之後,我們將每天一章靈修禱告的內容發展成出版品,一年出一套,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的內容,幫助弟兄姊妹落實每天靈修禱告的生活。我們也錄下當天按靈修禱告手冊分享的晨禱信息,弟兄姊妹只要透過iPhone 手機內建的「Podcast」或在「Google 播客」中尋找「晨光時間」,即可點選收聽。此外,我們也將裝備課程和佈道材料,製作成檔案或錄影資料,讓每個有心開拓牧養的同工,無論在哪裡,都能使用現成的材料來建立教會。

 

(三)落實宣教,回應使命

 中永和真理堂的異象是,成為安提阿宣教的教會,人人都能奉差遣,一起完成「家庭就是教會╱職場就是禾場╱社區就是牧區」的宣教異象。十幾年來,上帝親自帶領我們學習如何建立社區牧養和佈道的模式,以及在校園和職場中牧養和佈道的策略與作法,漸漸累積一些經驗,也成全一些同工,成為家庭、職場和校園中的宣教士。我們期待中永和真理堂的每位弟兄姊妹,未來都能起來參與宣教並回應大使命,如同一粒麥子般,落在地裡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

 


 

Kairos 關鍵時刻

 

十五年前,鄧宙攀牧師夫婦因看到中永和有六十萬未得之民,領受了宣教的負擔。2008年5月開始,他們在一對中永和夫妻家中的客廳開始禱告會。此後,一群同工每週開車到當地的大街小巷行軍禱告,每週主日下午也有約30位弟兄姊妹聚集,同心為中永和的開拓禱告。2009年8月16日,156位成人、30位小孩,在中和市圓通路276號2樓開始了第一次主日崇拜。

 

2009年初,台北真理堂邀請彭家盛牧師全家參與中永和的開拓。有一天他們全家為此事禱告,當晚小女兒做了個夢,醒來後,與楊聲俐師母有一段精彩對話:「媽媽,我好愛耶穌喔!」「為什麼呢?」「因為我夢到主耶穌!」「哦?夢到主耶穌什麼?」「夢到耶穌帶我們去傳福音!」「是我們去傳福音,還是耶穌去傳福音?」「是主耶穌去傳福音!」「那我們在做什麼?」「我們在敬拜禱告啊!」這就成為一家人走出去開拓的一大印證。

 

2012年因圓通路的舊堂不敷使用,「是否就近承租晶豪樓2樓?」引起熱烈討論。晶豪樓是區內少見的大坪數建築,但也是陣頭和幫派聚集之地,「因為黑暗,才更要去!」同工的豪語堅定了團隊承租的決心。「2013年9月15日進到晶豪樓新堂後,屬靈壓制非常強烈:許多同工離開,奉獻一落千丈,我數度萌生去意!但在肢體不斷禱告,及母堂慷慨無私的支持下,耶穌的光進來了!」家盛牧師表示,現在晶豪樓門口的黑衣少年離開了,社區的幫派堂口和賭場撤離了,在錦和國小、國中吸收下線的幫派和藥頭也消失了,學校和社區的風氣皆有極顯著的改善。

 

2014年,家盛牧師因參加台灣高齡化社會的研討會,看見了年長者的需要。他在與長青團契及其他同工交通後,確定了「既是需要,就應該要做」,儘管當時教會處在同工流失與奉獻不足的困境裡,大家仍是出錢出力把樂齡工作建立起來。目前已超過60 位長輩穩定聚會,每週服務的長輩近100人次,中永和真理堂正逐漸成為社區的中心,也是許多長輩喜歡停留的地方。

 

2016年中永和真理堂開始開拓職場小組,在新冠肺炎爆發前,透過佈道課程已聚集約二十多人。即便疫情來襲,2023年初同工仍決定將整個大組分成三小組,並向上帝求更大的場地。最後團隊用很便宜的價格,租到職場附近一棟可容納40人的會堂,並於9月16日舉行巨葉真理堂的開幕禮拜。未來整個團隊在台北市中心可透過這個拓植點,在社區、大學生和職場的牧養及佈道上,大大高舉耶穌的名。

 

2016 年開始開拓職場小組,從最初的「巨葉團契」演變成如今的「巨葉真理堂」,在職場大大發揮影響力。2023.7.3